【全国防灾减灾日】办公大楼遇险如何逃生?这份自救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!

图片

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主题为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身边灾害隐患”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,办公大楼作为我们每日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,掌握楼内灾害逃生技能至关重要!无论是地震、火灾,还是台风、暴雨,科学应对才能化险为夷。以下实用指南,助你和同事安全避险!


01

办公大楼常见灾害逃生指南


1.地震来袭:保持冷静,就近避险

黄金12秒行动:地震从发生到建筑坍塌平均仅12秒,迅速判断环境,优先选择“三角避震空间”(如承重墙墙角、坚固桌下),护住头颈,蜷缩身体。

高层避险:切勿盲目跑楼梯或跳窗!现代高层建筑设计遵循“大震不倒”原则,就近躲避更安全。远离玻璃窗、吊灯等易坠物,避开电梯。

震后撤离:晃动停止后,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,注意余震风险,避免返回取物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2.火灾突发:防烟为先,理性逃生

初期灭火:若火势较小,立即用灭火器扑救,同时呼叫他人协助并报警。

逃生三原则:

无烟快逃:触摸门锁温度正常且无浓烟,迅速沿楼梯向下撤离,随手关门阻隔火势。

浓烟固守:若通道被烟封锁,退回房间用湿布堵门缝,泼水降温,在窗口挥动衣物求救。

勿乘电梯:火灾时电梯可能断电,楼梯是唯一安全通道。

防烟技巧:

湿毛巾捂口鼻,低姿匍匐前进,减少吸入有毒气体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3.台风/暴雨:防风防涝,警惕次生灾害

室内防御:关闭门窗,远离玻璃幕墙;固定或移走窗外花盆、广告牌等易坠物。

积水应对:若楼内进水,立即切断电源;避免涉水行走,防止触电或坠井。

避险路线:提前熟悉大楼应急疏散图,避免选择地下车库、低洼区域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4.雷电天气:远离金属,减少风险

关闭电子设备,避免使用有线电话;远离水管、门窗等金属物体。

雷暴期间暂停户外会议,滞留室内直至天气稳定。

02

日常防灾准备:未雨绸缪,筑牢安全防线

图片

应急物资储备

配备足够的灭火器、应急灯、逃生绳;有条件的个人工位可以存放小型急救包、手电筒、饮用水。

图片

定期演练

定期组织消防、地震疏散演练,确保全员熟悉逃生路线和避难层位置。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,清理楼道杂物;定期维护电路、燃气设备,杜绝火灾隐患。

图片

信息畅通

关注气象预警,安装应急广播系统,确保灾害发生时指令传达及时。

03

特别提醒:这些误区千万别踩!

盲目跳窗:

地震或火灾时跳楼极可能导致重伤,除非救援气垫已就位。

贪恋财物:

逃生时切勿折返取物,生命远高于物品价值。

迷信“电梯逃生”:

任何灾害下电梯均可能失控,楼梯是唯一可靠路径。

防灾减灾,人人有责

办公大楼的安全离不开每个人的警惕与行动!请提醒同事和家人:掌握科学方法,保持冷静应对,方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。愿平安常伴,危机不扰!